上周六(1月9日)的第九期“走进铅元素”动画活动课堂活动中,邓翔总导演课堂针对动画中特效的绘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,让大家了解“火、水、风、土”等等特效该如何正确的处理。
不知不觉,“走进铅元素”已经完成了9期活动,在此过程中,翔子导演针对动画创作和动画行业2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引导,分享了许多自己从业多年总结的经验,并分析了动画行业的现状。
第九期合照
第九期动画活动课堂
与此前的教学内容不同,第九期是翔子导演的“特效”专场,针对性地分析了不同属性特效的异同。
雷韵老师主持开场
“特效”是动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特别是像《仙王的日常生活》这样打斗镜头比较多的动画,出色的特效无疑会让画面更具张力,更能体现打斗时的美感。所以,这次也使用了《仙王》的项目资料进行分析。
其实,不仅仅是画面中的人物或物品,像“风、雪、火、雷、石头”等特效内容也需要满足“起始→预备→极→缓冲”的运动原理。把每个运动拆分出来,就能理清创作特效内容原画的思路。
翔子导演绘制的特效示例(风、火、水)
而特效的选择也是非常讲究的,抛开人物自身的招式属性,诸如石块粉碎、气流骤起这样的特效,往往会将镜头中人物动作的魄力更上一个台阶。当然,这就需要对镜头语言的经验来甄选最佳的表现形式。
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样,目前的二维动画,尤其是铅元素制作的动画, 特效内容大多数都是原画进行绘制完成。
不过,镜头的表现力也离不开场景部门(比如动态镜头中远近景与特效的融合)和后期部门(如粒子特效等内容后期进行处理更好)的配合,只要将三个部分的配合度提到一定的高度,才能制作出优秀的画面。
翔子导演反复强调了在动画制作中要“不断积累、敢于犯错”,技术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,不要过分纠结于一个画面,而是多去尝试新的创作。
最后,针对同学们对于如何选择正确的资料进行学习、如何在运动镜头中处理几何形变等问题,翔子导演都进行了细致的回答。
在1月23日的最后一期活动中,翔子导演会对整个“走进铅元素”活动进行一次大总结,回顾并加深前9期活动的内容。
晓学动漫研习社和铅元素动画的举“活动其实也算带有实验性质,通过这一活动的积累,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办出更深入、更系统化的课程或其他类型的活动。
目前,我们也在对课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,并且也正在考虑大家想要的录屏教学。未来将把动画制作的干货传播给更多的人,这一切都离不开诸位的帮助,希望大家继续支持铅元素动画和晓学动漫研习社!
至于想要加入铅元素动画大家庭的朋友,目前铅元素动画正在持续招新中,详情请参考下方招聘信息,欢迎大家积极咨询!